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本站原创 2018-12-29

寿光市实验小学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做最好的自己,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的核心理念,扎实开展微笑课程,探索出以培养师生“真、善、美、勇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心育模式,努力让师生做到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在心里健康教育方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健全心育领导机制,加强硬件、师资两大建设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明确了所在职务的职责,实现了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转模式。学校出台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形成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和要求,合理规划心育工作。同时通过制定各项激励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学习,积极鼓励教师“持证上岗”。学校还相继邀请刘艳菊、周云德、张海红等心理专家到校,对教师作心理辅导报告,有效缓解和消除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状态。

二、强化各项措施,多渠道开展心育工作

根据课程计划要求,每个班的心理健康辅导课每两周一节,体验活动之后让学生留下感悟记录。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针对五、六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进行全体辅导,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学校定期邀请一些知名教育家、心理教育咨询师或优秀的家长来到学校,为学生或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或报告。多年来,我们在全体教师中一直倡导微笑教育。倡导微笑课程进校园、进课堂、进入每个孩子的心田。通过家委会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孩子带来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让孩子心理更健康。

三、科研提高实效,提升心育社会效益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定的重要内容,每学期都要进行评价,年级不同,评价内容和标准也不一样,教师、同学、家长三个方面共同评价。

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发自内心的想学习,友好交往,内驱力的调动焕发出积极向上的风貌,孩子们快乐,家长高兴,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对孩子良好品格形成,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