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但是不可以没有思想。”近段时间以来,市实验小学注重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各项工作不断走向新的成功。
第一,让习惯养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全体干部教师、学生家长意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习惯养成教育。思想统一以后,学校举行了“好习惯伴我成长”启动仪式,通过校长讲解、教师示范、学生献身说法、全体师生签名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全体同学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立下了“从小养成好习惯,快乐生活每一天”的铮铮誓言。为确保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学校突出了评价的作用,以评价促养成。学校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印制了《好习惯伴我成长评价手册》,以手册为蓝本,构建“每日自评、每周自评与互评、每月自我反思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这三种评价方式由个体到整体,再到个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让读书成为儿童的第一精神需要。学校制定了详细的《书香校园工程实验方案》,侧重于教师与学生两个阅读群体,从低、中、高三个不同的阅读阶段,着力构建学校与家庭两个不同的阅读阵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氛围。在教师读书过程中,学校侧重于通过教师读书,打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坚持分层次开展的原则。一、二年级同学识字量少,学校请教师、家长有意识地加大识字量,为三年级的大量阅读打下基础。三、四、五年级学生既坚持上好阅读课,又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校一直坚持大量阅读与活动相结合,创设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让师生在书海之中快乐遨游。
第三,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做到规范办学,是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是对一所学校的最基本要求。但对我校来说,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校班级多,班额大,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工作量大。面对这种情况,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一切,纷纷发挥主人翁精神,人人勇挑重担,不少教职工师带病坚持工作,做到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谱写了实验小学发展史最动人的诗篇!
第四,坚持就是特色。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处理好传承、创新、发展的关系,做到了“一个坚定不移、三个不变、两个再提高”。学校全体干部教师坚定不移地奉行“坚持就是特色”的办学原则,将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习惯养成、师生共同读书等工作不断做细做实,做成特色。
第五,执行到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学校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执行到位是第一要素。我校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系统的运作体系,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做到按章办事;实行目标管理,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按部就班。其次学校打造了卓越高效的干部队伍,校长室、业务科室、级部层层分工抓落实,以每个干部的执行力影响教师群体,带动所有人员高效完成工作目标。再就是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以校本培训等活动为载体,将理念、规范等传播给每一位师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六,让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工作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学校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学校注重在“精”、“细”上做文章,先后实行了“校级领导干部带班督查制”和“教师考勤实名签到制”,此举旨在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引导师生逐步形成事事力求精细的工作习惯。在这方面,学校对于有关工作一是明确具体要求,便于操作;二是规范操作流程、有章可依;三是健全工作计划,狠抓落实;四是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中心;五是严格量化考核,奖惩分明。我们相信,“精细化”必将成为每位师生的内在品质,成为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