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期课题总结
来源:本站原创 2018-12-29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指导思想   

  确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以解决广大教师教学实践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主攻方向,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小课题研究活动为手段,以新课改为价值趋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教师的科研潜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课堂释放出生命的活力。

  二、主要工作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校围绕高效课堂改革这一课题为中心,努力打造我校的特色课堂,特色教研氛围。邀请全国课改团队专家刘爱军教授、山东临淄杜郎口小学教师团队以及河南郑州等课改专家亲临我校指导工作。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2. 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各教研组长及课题组长在学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本学期,我校遵循“以教学身边的问题为课题”的原则,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在学期初定出自己的教研专题,数学组杨建红老师的“课程开发与创新力培养”、高年级语文刘萍老师的“写字教学”、语文组的“语文主题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中小学动漫课程教学模式中态度驱动模式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自然学科的“实验课中实验观察的指导”、王庆吉老师的“根基教育”。各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教研活动内容要围绕自己的专题进行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题论文,根据论文的质量,学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教师进行奖励。   

  3. 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导处进行检查。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 培养教育科研意识。

  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我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我校领导及聘请的专家多次在会议上强调教科研的意义,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逼着教师改变过去的看法,增强教科研意识。

  (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我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为此,我们多次请有关人员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培训。提高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