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适性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市教体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系列文件精神,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二、总体目标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高文春
副组长:苗兰玲 杨国文
成 员:张超 刘萍 张峰 李宝龙 刘红霞 李爱云 赵云燕 邢乐珍 王立红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张超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班主任负责具体任务。
四、放学后延时服务具体要求
1.服务对象: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2.服务主体: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学校安排教师值日直接看管。
3.服务时间:课后服务以“5+2”的模式进行。开学第二周起,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休息日除外)下午放学以后,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
早上:课前晨诵半小时
中午:小餐桌2小时
晚上:放学后半小时
4.服务场所:学校教室、活动室、运动场等地。
5.服务内容: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剪纸、泥塑、坚果实验、快乐发明、围棋)教育活动。
6.服务流程:调查申请——学校审核——安排教师——无缝衔接。
(1)调查申请。通过家长会、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填写好《延时看管服务申请书》并交由班主任,各班主任对申请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
(2) 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延时看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3)安排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延时服务特色课堂,每班安排教师延时,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4)无缝衔接。值班教师负责接待家长,指引家长到校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五、放学后延时服务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5)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