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潍坊市教育局[2018]17号《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四有”建设规范(实行)》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工作,实现教育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的教育惠民服务积极创新做法,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开门办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就学校教育惠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建统领党,融通惠民体系
一是党建统领,形成党群联动格局。我校党支部牢固树立“大党建”意识,提出组织发动、党群联动、党员带动、点评促动的“四动”工作机制,以行动上的“创”和“争”,促进工作上的“先”和“优”。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构建党群联动制,搭建党群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党建与群团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党群联动格局,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党建支持。
二是点赞先锋模范岗,激活实小正能量。党支部通过组织各类党员示范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提升自我标准,强化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示范意识。发挥党员导师先锋引领作用,力促教师自身成长、帮带成长。发挥党员骨干辐射带动作用,力促教研团队壮大、多维发展。发挥党员教师率先垂范作用,力促学生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传递实小正能量,人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三是书记“亮牌“表决心”。我校深入开展了“亮牌”服务,建立了全新的惠民服务机制。教育惠民公示牌,惠民服务联系卡,家长公开信等都向全体师生,周边群众公开了书记、惠民专员,惠民服务站的各级部主任等的联系电话,学校邮箱等,全方位向群众亮牌,决心将学生的困难,家长的诉求从多个渠道解决。
(二)提升惠民能力,活动措施保障
一、有效开展教育惠民服务大讨论,助力“一降三提”。结合我市开展的“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降三提”学习培训,开展了“转变思想,做教育惠民的践行者”讨论学习会。真正形成了“人人都是服务员,事事都关育人”的共识。
二、积极开展惠民服务周,发放惠民服务卡。按时开展惠民服务周活动,将我校惠民服务的态度,做法等及时向家长宣传。印制给家长的一封信,发放惠民服务卡,设立微信惠民服务群等等给家长设立畅通的反映问题,解决疑难困惑的通道。
三、畅通惠民服务渠道五月底六月初我校根据家长关心的招生问题,专门开通招生咨询热线,为新生家长提供定心丸。学期末,为学习后进生等八类特殊家长召开惠民服务咨询会,同这些家长一起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排忧解难。
(三)特色惠民活动
一、全息课程----送给学生家长的大礼包。为学生、为家长办实事才是真正的惠民 。培养多才多艺的孩子是学校为家长,为教育,为社会做的最实惠的事业。我校已连续四年竭尽全力开办了别具特色的泥塑、剪纸、古筝、葫芦丝、书法、珠心算、快板、民族舞蹈等12种非遗文化传承项目,让孩子在学校不花一分钱就能学到一种特色课程。
二、向学生专注力发力。专注力是指一个人能将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而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扰的能力。我校专门印制了舒尔特方格,根据各年级孩子特点在上午的大课间对学生进行了专注力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专注力水平明显提高。老师们的努力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高额回报。
三、开展延时服务 我校开展了延时服务,既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生活,又能孩子们在回家前轻松完成作业,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提过了孩子的学习质量。同时帮助家长解决了接送难题,不必再花钱报校外晚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四)实施精准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一、开发评教系统,由家长对教师进行满意度测评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校推行“绿色教学质量”,激励教师提升学科教研水平,向课堂要质量,课后低年级无作业,中高年级少作业,解放学生,解放家长。我校研发了评教系统,通过家长评价教师的课后作业,工作态度等对教师进行满意度评价。
二、建立考核机制,引导全体教职工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惠民服务投诉反馈与教师考核相结合机制,将惠民服务站收到的群众投诉、咨询、建议等及时反馈给各个科室、级部,并督促其全面调查,及时完成,给群众最满意的答复。
我校的教育惠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这一些不足。
一、少数教师在工作中作风不够扎实,存在畏难情绪。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办法不多,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不够高。
二、部分教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对角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不善于运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不善于用现代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整改,相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将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促发展,一定会打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向社会各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