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杨育红老师的《苔花学作牡丹开——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这本书,很受启发。尤其是杨老师书中的一个个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案例分析,一次次触动我的心灵。想想自己从教8年来的班主任经历,感觉匆匆而过,真正让我说说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哪些收获,哪些不足,自己还真的没有静下心来回顾和总结一下。杨育红老师的《苔花学作牡丹开——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这本书,让我对自己以前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心态上,有了一次重新认识,同时也也给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引领了方向。
首先,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需要用爱和宽容的标准来看孩子,那么在工作中,我们收获的也将都是爱和宽容。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很多情况下,一般都是用同一种模式和标准来要求和塑造我们的学生。一旦学生不按照我们给定的轨迹发展,作为老师就会很排斥。可是杨老师的书中,有一句话我很欣赏:“一个老师,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可是爱别人的孩子就是神圣。”这句话,让我很彻悟,的确是这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爱好,怎么可以把这么多的不同,都让他们朝着统一的轨迹去发展呢?
作为老师,就应该让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从老师这里都能感受到爱和宽容。那么身为老师,就应该具备充足的爱心和宽容心,来对待孩子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顽皮、捣蛋。有了这种心态,相信在自己今后的班级管理中,也会将以前面对孩子犯错时的暴躁心里转化成宽容心,爱心。
其次,走近学生改为走进学生。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以前学生回答完问题,我都会点头示意学生坐下,因为一年级学生小,一天要说很多话,所以有时候为了不说话,就用动作表示。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较慢的学生,一个星期甚至不举手回答一个问题。为此,我改变了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也改变了自己一踏进教室就劳累的面孔。而是每次进课堂都精神抖擞,面带微笑,采用一年级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来和他们交流。比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识字小儿歌;和孩子们变戏法找生字;对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用鼓励性语言激励他们回答问题,如果答对了,就大大表扬,激发他们爱学习、想学习的欲望等等。这段时间以来,感觉这个方法还不错,这样作为老师虽然累了点,但是整个课堂却是活跃了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也感觉到了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聪敏,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闪亮的光环。
杨老师的教育管理的艺术,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这之言片语的收获,更多的是给予我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高度的引领。它会一直引领我去不断探寻和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引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去体会孩子带给我的阳光和微笑。同时,我也会继续追寻杨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秘籍,和我所教授的这群孩子一同成长,一同进步,共同享受我们头顶的那一束阳光。